【我的耗材网www.wdhc.cn】①粘合剂的类型
选择不干胶材料时,首先要确定你所制作的不干胶标签所需的粘合剂是永久性还是可移除性的,是一次粘贴还是可重贴的,以及商品对个干胶标签粘合剂的化学特性是否有特殊要求等。
②贴标物体的表面状况
贴标物体表面是什么材料,是木材、玻璃还是塑料,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这类指标决定了应选用什么种类的粘合剂。
③贴标物体的形状和强度
贴标物体是平面还是曲面,是大直径还是小直径,是单一曲面还是球面;物体是刚体还是可压缩变形的。这些指标同面材和粘合剂的选择有直接的关系。
④不干胶标签的使用环境
贴上标签的物品其使用环境是室外还是室内,是高温环境还是低温环境,使用环境是否有腐蚀性,是干燥还是潮湿。根据这些指标,可选择匹配的面材和粘合剂。
⑤不干胶标签的使用方法
是手工贴标还是自动贴标。标签的贴标方法可决定标签材料的品种、油墨种类以及印刷方法。
二、油墨的正确选择
选择油墨主要从油墨的自身质量、色相以及油墨对承印物的润湿情况——即油墨的附着牢度等几个方面来考虑。不干胶材料尽管种类很多,但其面材基本上可分为纸张、铝箔、薄膜三大类型。目前在我国,不干胶标签的印刷主要以凸印(卷筒印刷)和胶印(单张印刷)为主,其中凸印和胶印又分为普通树脂油墨印刷和UV油墨印刷。
一般纸张类面材由于基本不存在油墨附着牢度问题,故对油墨的要求不高,不同品牌的油墨有一定的互换性和通用性。但是,铝箔和薄膜类材料,由于受表面张力和不同物性的影响,对油墨的要求非常严格,选择油墨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一种不干胶材料一次只能使用一家油墨供应商生产的油墨,不能同时混合使用其它厂家生产的同类油墨。
②每一种不干胶材料原则上只能使用与其匹配的,相对应的油墨。
③使用的添加剂要同油墨配套,不能用其它类型的添加剂替代。
④要注意油墨的使用期限,严禁使用过期油墨。
表1为油墨推荐表。表中推荐了不同种类的薄膜面料、铝箔材料在进行普通凸版印刷、UV凸版印刷和普通胶印、VV胶印时所使用的油墨,列举了常用的薄膜、铝箔材料的种类和国内各大油墨供应商所提供的配套油墨的型号。
注:(1)薄膜材料的表面张力应保证在38-40dyn/cm2以上,否则,会出现印刷后掉墨问题。
(2)上述油墨应首先小批量试印,质量合格后,再大量使用。
三、设备的配置和调整
不同类的标签印制设备由于硬件配置不同,功能不一样,可印刷加上不同种类、不同材质、不同版式的标签产品。为保证不干胶标签的印刷、加工质量,在原材料和油墨选定之后,合理选用设备和调整设备是确保标签印制质量的关键之一。
标签机为多功能设备,只有各印刷加工工位配合协调、各部件精度高,才能生产出合格的标签来。使用标签设备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 输墨系统
应注意保持各胶辊的精度,尤其是着墨辊。要定期更换、清洗胶辊,使系统匀墨均匀、印版着墨均匀。
2. 压印装置
压印滚筒、压印平台要经常清洗,保持其平整、光滑。压印滚筒、压印平台间的齿轮、链条要保持良好的啮合状态。这样才能保证正确的合压、离压和印刷套准。
3. 牵引系统
无论标签机是连续输纸还是间歇输纸,牵引装置的精度都决定了标签套印的精度。轮转标签机要保证传动齿轮的精度,间歇式标签机要保证单向牵引滚筒的精度。
4.模切装置精度
模切装置的精度包括模切刀的精度和模切部件的精度。模切装置的精度不仅影响标签的排废,还会直接影响标签的应用,如贴标时的出标精度、贴标机的速度等。所以必须调整好标签设备的模切装置的状态。
四、工艺路线的制定
确定标签印制工艺路线是一个综合件问题,要从客户的要求、标签样品的情况、设备配备、选用的材料和油墨以及印刷厂的具体情况来考虑。工艺路线的制定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先烫金还是后烫金;
上光还是覆膜;
实地印刷还是加网印刷;
自动贴标还是手工贴标;
独立印刷还是混合印刷;
大版面印刷还是小版面印刷;
半包调印刷还是色块、线条印刷;
双面标签是背面印刷还是单面印顾;
标签是一次印刷完成还是两次印刷;
大版面模切还是小版面模切;
自动排废还是手工排废;
是在标签上空白处打印还是在油墨层上打印。
确定工艺路线涉及的问题很多,采用合理的工艺路线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确定工艺路线要从实际出发,必要时应做工艺试验,以检验标签的印刷和加工适性。
五、标签的应用情况分析
一种标签生产工艺路线的确定、原材料的确定是同客户的标签应用效果相联系的。及时跟踪了解标签的应用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对改进工艺路线,提高不干胶标签的整体质量关系重大,所以材料供应商和印刷厂定期拜访最终客户是必要的。
了解标签的应用情况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标签墨层的牢固度、磨损等情况;
②标签的耐腐蚀性和收缩、膨胀情况;
③标签在贴标机上的工作情况;
④标签的耐候性,墨层和空白处是否褪色;
⑤标签是否有翘边和周边渗胶情况;
⑥标签在打印机或电子秤上的应用情况。
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先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可通过修改标签的生产工艺路线或改变材料种类来进一步完善标签的印刷、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