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色相
色相是色彩最基本的特征,人们根据色相来称呼颜色如红色、黄色、绿色等。色相由物体表面反射到人眼视神经的色光来确定。对于单色光可以用其光的波长确定。若是混合光组成的色彩,则以组成混合光各种波长光量的比例来确定色相。例如:在日光下,印刷品表面反射波长为500~550nm的色光,而相对吸收其它波长的色光,该印刷品在视觉上的感觉便是绿色。
色相可以利用分光反射率曲线的形状来表示,如图3-11所示,曲线A表示物体的色相为绿色,曲线B表示物体的色相为绿蓝色。

图3-11 色相及色相差异
2.亮度
在光度学上把颜色的亮度描述成光的数值(即光的能量)。可以用光度计测量。一般认为,彩色物体表面的反射率高,它们亮度就大,如图3-12所示,从分光反射线来分析,A、B两种颜色的色相是相同的,但A颜色的亮度大于B,因而在视觉上A、B两种颜色是有差异的。【推荐相关:色卡-
红色补边剂 】

图3-12 亮度的差异
3.饱和度
饱和度(也叫彩度)指颜色的纯洁性,可见光永的各种单色光是最饱和的颜色。当光谱色掺入的白光成分愈多时,就愈不饱和。
物体颜色的饱和度取决于该物体表面反射光谱辐射的选择性,物体对光谱某一较窄波段的反射率高,而对其它波长的反射率很低或没有反射,这一颜色的饱和度就高。如图3-13所示,分光反射率曲线A比曲线B显示的颜色饱和度高。

图3-13 饱和度的差异